參加一場經銷商大會,PBC LINEAR軸承我們不免會聽到一些人在抱怨現在的生意難做,甚至是沒有生意可做,一起緬懷當年意氣風發的時刻。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抱怨的經銷商往往是看著市場變化,而自己又不做出改變的人。
的確,近些年,隨著扁平化發展不斷的深入,廠家與終端客戶的聯系加強,再加上電商的發展,給經銷商是帶來了一定的沖擊。而我們也要認識到,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所需要的經銷商也會不斷的減少,毫不夸張的說,在未來的5-10年中,死掉一半的經銷商是有極大可能的。
都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誰也不想在這里栽了大跟頭,那如何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及發展空間呢?
不做搬運工
很多經銷商只是一個會苦力的搬運工,賣力缺掙不了錢。他們往往被市場牽著鼻子走,被動的搬運產品。
有一部分經銷商理所當然的認為廠家應該把市場啟動工作做好,終端有拉力,然后自己再跟進。所以,經銷商極少有建立市場引導體系的,也很少有設立市場部的,即使設立了往往也是形同虛設,對當地市場及終端客戶情況沒有深入持續的研究,沒有對應的新產品推廣體系,也沒有專業的市場推廣隊伍。
對于廠家來說,在當地新開發個經銷商不難,換個經銷商也不難。不過,若是當地經銷商具備主動的市場引導能力,能針對下游分銷零售客戶乃至終端客戶進行新產品推廣,那這個經銷商的價值就不是個普通的配送商了,而是運營商。
所以,經銷商要從配送商的傳統模式里走出來,把自己升級為市場運營商,組建專業部門,構建對應的市場引導體系,從而具備引導當地市場的消費動向及產品推廣能力。
對上游的滅殺能力
手里有大棒,說話要和氣,經銷商離不開與廠家的合作,但是在保持正面合作的同時,也要有對廠家在當地市場的滅殺能力。
上游廠家畢竟是商業機構,首先會考慮自己的利益大化,經銷商的利益肯定是擺在次要位置,甚至是可以犧牲。
而且,不是所有的老板或是廠家業務員都是正人君子,為了預防被廠家玩弄或是拋棄的悲劇發生,必須提前建立對廠家在本地市場的滅殺能力。
對下游的管理能力
嚴格來說,經銷商是靠下游客戶吃飯的,下游客戶群體是真正支撐經銷商的基礎所在。但是八成經銷商對下游客戶的管理是處于失控狀態的,老板自己沒精力管理,公司沒有專門的客戶管理體系,往往簡單地交由業務人員來分散管理,甚至被業務人員所把控和利用。這也就導致了經銷商公司的鋪貨難、動銷難、結算難。
對于下游客戶,經銷商首先要重新建立以公司為主體的客戶管理體系,重建,建立公司與客戶之間的直接對接,包括日常溝通、信息反饋、歷史遺留問題、客情往來、服務等工作。
并且,將新客戶開放、新產品推廣、與客戶的常規維護等工作進行分離,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業務人員與客戶之間的工作內容。這也降低了業務人員形成對客戶的運營完整鏈條后,自行創業或是跳槽的可能性。
在客戶管理的創新方面,要將服務進行常態化,直至形成雙線合作關系。所謂雙線合作關系,就是在常規產品銷售的基礎線上,增加一條服務線。通過技術培訓、協助問題解決、成本控制、效率提升等技術輔導工作,幫助下游客戶整體發展。這方面的產出效益與產品銷售帶來的效益形成利潤,甚至通過服務給客戶帶來的效果,還能超過產品銷售層面的效益,實現利潤倒掛。
在客戶類型上,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分銷商和零售商,而是進一步往下延伸,延伸到以終端客戶家庭為單位,甚至是終端客戶個人為單位。
內部市場化管理
公司外部的經營能力是由內部的管理能力所決定的。PBC LINEAR軸承而經銷商公司的內部管理,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市場化的,內部的市場化能夠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
同行的整合能力
首先,對于當地的同行,在競爭策略上一定要實現超越式的差異化競爭格局,拉開差距。其次,可以考慮對部分同行進行整體收購或入股。后,通過第三方物流間接整合同行。
下一篇:
性價比:避免陷入產品價格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