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據聽起來非常可怕,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私企這么容易倒閉呢?筆者認為除了資金受限、缺少政策支持等外在的客觀原因,中小企業老板的經營思維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一、 家長制的獨裁
很多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都有著異于常人的果敢和決斷力,甚至有點獨裁,McMaster-Carr這在企業的創業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隨著企業的擴大,創業者這種什么都是“我”說了算的行為卻非常不利于企業的經營管理,財務進出我說了算,合作項目我說了算,市場我說了算。憑著自己的經驗來判斷市場,忽視真正專業的意見和建議,唯我獨尊,自詡天下。長期以往,公司只能走向倒閉。二、哥們式的合伙
在電影《中國合伙人》中有這么一句經典的話:千萬別跟好朋友合伙開公司。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很多企業能走過創業期的艱難,卻輸在了安穩的盈利期;很多人能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合伙人們以哥們義氣和哥們情感在一起合伙,彼此太過信任而對制度股權沒有加以明確的規定,劃不清、甚至非常模糊,開始時沒什么。但是等到企業走上正軌以后,便開始因為利益分配不勻、職位排序不清而針鋒相對、甚至劍拔張。后往往以有人因為不滿而撤股、跳槽,導致企業內部資金和人才的大量流散為結局。
三、習慣性的失信
對于在商海里摸爬滾打多年卻始終無法出頭的創業者來說,商海的掙扎就好比是陷入了沼澤地,只要能活命只要有錢賺,信用和面子都可以先放在一邊。于是經常就可以看到一些企業老板信用嚴重缺失,在公司內部,制定的規則制度,朝令夕改,對員工的承諾轉眼就忘。對外合作則是不懂利益共享,連欺帶騙。
這些導致私企破產的經營思維是由中小型私企經營者自身的局限所決定的。McMaster-Carr創業容易守業難,私人創業帶有一種中國古代“農民打江山”的特征在里面,敢拼敢闖卻不善于經營。要不過度相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而忽視身邊的人才;要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將公司所有的重要職位都換成自己的親戚朋友;過渡迷信自己積累的市場經驗而不愿意與時俱進去學習新知識,后使企業在消亡的路上一去不回。
上一篇:
要想成功,看人品,不管用,只能這樣……
下一篇:
國內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市場布局分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