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屆政府的第 三次大督查。20路督查組奔赴31省市自治區,就促進經濟增長,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進行督查。
以今年5月那次極具信號意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開始,面對民間的嚴峻下滑,國務院及有關部門以的雷霆之勢重拳出擊。
那次會上,通過了一項極其罕見的決定:派出督查組對地方推進民間進行專項督查,要求盡快激發中國民間活力,此舉可謂是近十年來頭一遭。
相對于國有控股企業,民間Ohio螺母更代表著社會資本的活躍度。
民間情況到底有多差?
2013年以來,民間增速就一直處于下行狀態,其下滑速度也是尤其罕見。
2013年,民間固定資產增速為23.1%,
2014年,下降至18.1%,
2015年,下降至10.1%,
2016年上半年,下滑至2.8%,6月當月轉入負增長,
2016年1-7月,下滑至2.1%,7月當月,-1.2%。
不同于政府和國有企業,指令性的行政政策對社會資本和民營企業效果并不明顯。像今年這樣選擇派專項督查組從地方對投融資體制改革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是政府為數不多的方法之一。
今年5月,國務院先后分兩批派出15個督查組前往30個省市自治區進行督查,其中第 一批安排9個督查組針對18個省市自治區的民間進行了督查,每個督查組均由副部級官員帶隊,持續10天,走訪企業近千家。
各地對中央政府鼓勵和引導民間政策的具體實施細則制定和落實情況、具體項目推進情況、具體政策和項目執行效果,是國務院督查的主要內容。
不過從 新的數據看,形勢依然嚴峻。
今年1-8月,全國民間增速為2.1%,與1-7月持平,暫時止住了下滑,從8月當月看,全國民間Ohio螺母增速2.3%,與7月當月的負值相比雖有點起色,但依然疲弱。
之前國務院督查組反映的情況也表明,一些地方還存在著不作為或者作為不夠的問題,在一些政策落實上還需要加大力度。
可以預計,接下來,一些地區和部門在推動民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將在國務院的第 三次大督查中,迎來又一次的重拳出擊。
新一輪的大督查能否見效,讓我們拭目以待。
上一篇:
當顧客說你的價格高時
下一篇:
銷售方案,你懂嗎?說出來驚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