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十八世紀中葉開啟工業文明以來,強國的興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斗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
五金行業作為傳統制造業中的一份子也意味著需要不斷的提升發展,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經濟形勢較嚴俊的局勢下,五金行業只能通過不斷規劃才能實現自我突破。
小編忍不住想問一下,各位五金企業的小主,年初你們都規劃了什么藍圖,現在年末了,規劃都實現了嗎?
互聯網+五金
2015年3月,李總理制定了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的熱潮延續至今。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2015年以來,全國五金行業在經濟持續放緩的大背景下,不同程度都遇到了發展的瓶頸,這迫使McMaster-Carr五金企業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的發展方向,而企業轉型升級似乎已經迫在眉睫。借助“互聯網+”是轉型升級的方式之一。
在互聯網+下,五金行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一舉打破地域和時空限制,實現了產品信息的互通。互聯網+五金”直接的體現則是五金電子商務平臺,這也是眾多五金企業短期收益的關鍵。
產業洗牌
五金行業雖然屬于配套產業,卻是制造業的基礎產業和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近年來,憑借著行業規模、行業影響力和產品技術含量等方面的長足發展,已在五金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五金大量企業處在貼牌,代工的商業模式,并且中國的中市場一直被國外主要廠商掌控,技術的落后,大企業的浮躁,小企業拼的你死我活,嚴重的產能過剩,導致五金市場長期陷入疲軟狀態。
縱觀五金市場,熱鬧已經不再。五金企業也不斷倒閉,國內五金行業進入了洗牌期。
打低價格戰
五金整個行業已處于生產供應遠遠大于市場需求的失衡狀態,所以競爭非常慘烈。而中國人的生意經就是薄利多銷,在很多五金機電業人的思維當中,當他產品賣不動的時候就想著便宜一點!靠價格戰來搶奪生意,搶占市場。
更加令人擔憂的卻是眾多廠家沒有創新研發能力和持續性發展戰略,只是一味的模仿復制McMaster-Carr,產品工藝、款式幾乎雷同,整個市場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經營模式非常單一和傳統,直接導致五金行業進入價格的惡性競爭局面。
上一篇:
論中國工程機械后市場發展趨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