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自我修復能力的塑料現在已經在市面上被小范圍應用,但是目前的修復能力只能解決一些小劃痕和細微的裂縫,不過現在在這一領域的新進展似乎讓該項技術有了一個重大的飛躍。近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塑料,不僅可以自動修復折痕,就連比較大的裂縫和孔洞都能進行再生。
“雖然我們已經演示了這種無生命特征的自我修復能力,不過新的合成材料系統讓我們聯想到了生命系統的自我修復,它們之間非常相似。”該團隊的化學家Jeffry Moore解釋道。該項研究團隊的負責人是的航空航天工程教授Scott White。
這種新的自我修復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將會變得非常有用,比如被撞斷的汽車保險杠以及一些維修起來非常困難的狹小空間之內。該團隊使用了一種叫做“vascular delivery”的混合凝膠狀化學物質,并且在塑料的內部布滿了細小的管道。這些化學物質在材料內部不斷流動,就像人體的血液一樣。當塑料破裂后,兩種凝膠物質會迅速流出混合到一起,在空氣的作用下迅速變硬,達到修復的目的,并且保持塑料結構的完整性。
目前該項技術已經在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材料上通過了測試,并且已經成功的修復了一個由執行實驗的人員射出打出的孔洞。未來研究團隊希望可以根據需求在不同的化學材質中添加這種物質。
“次,我們展示了通過聚合物修復的可再生材料,這是關鍵所在。”White教授表示。“在這項成果成功之前,如果一塊塑料折斷了,就只能扔掉。現在通過我們的實驗已經證明,可以通過這種自我修復技術復原。”
實驗中,具備自我愈合功能的塑料,在20分鐘內自我填補了直徑達35毫米的破洞。
新款再生塑料內部布滿了細小的管道,就像人類的血管一樣。如果受損,相應的化學物質就會血液一樣沿著血管流向受損位置。先是充分填補缺口再逐漸變硬,從而達到'重生'的效果。
研究人員稱,未來這種自愈塑料一旦普及,智能手機、甚至衛星都無需人為修復了!可以隨便摔的手機?你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