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刷膠輥
膠印機的供水、供墨均由印刷膠輥來完成,那么,對印刷膠輥有什么要求呢?
1、墨輥概述
墨輥是指所有供墨系統中的膠輥。墨輥的作用是將印刷定量,均勻的輸送到印版上。如圖2所示,墨輥大至可分為帶墨、傳墨和靠版三類,帶墨也稱墨斗輥,用于從墨斗中每次提取定量的,然后傳遞給傳墨輥(也稱勻墨輥)。傳墨輥接到這些將其均勻的分布開來,形成均布墨膜,然后傳給靠版輥,靠版輥(也稱到版輥)則負責將傳來的均布于印版上。至此,墨輥的任務就完成了。的均布是在若干膠輥的依次傳遞過程中逐步完成的,在此過程中除膠輥外還有硬輥和所謂串墨輥的參與。在膠印機中,膠輥和硬輥總是間隔排列的,形成軟硬交替搭配,這種安排更有利于的傳遞和均布。串墨輥的作用可更進一步加強的軸向分布,工作時一邊轉動,一邊還做軸向平移串動,故稱串墨輥。
2、水輥概述
水輥是供水系統中的膠輥,同墨輥類似,其作用是將水均勻輸送到印版上。水輥同樣有帶水、傳水和靠版之類。目前,水輥供水方式有兩種,如圖2所示,為連續供水方式,其靠版輥是不包水絨布套的,供水量靠調節水斗輥的速度實現。而早期的供水方式是間歇式的,其靠版輥包有水絨布套,帶水輥來回擺動供水,連續供水方式適于高速印刷,間歇供水方式已逐步被取代。
3、膠輥結構輥芯和外包膠料則依用途不同而不同。 輥芯結構根據用途不同,可以是空芯、也可以是實芯。膠輥的重量一般是有要求的,它影響機器的配重,進而影響運行時的振動穩定性。 膠印機膠輥大多數為空芯輥,一般用無逢鋼管制造,兩邊軸頭與鋼管焊接成一體。但是,近期也有用非金屬材料,如玻璃鋼等高分子材料制造的,其目的是減輕重量,提高運行速度和穩定性,如高速輪轉機就有應用實例。
4、膠層材料
膠層材料對膠輥的性能與質量幾乎具有決定性影響,不同的使用環境必須選用不同的膠料,如耐磨、耐熱、耐寒、耐酸、耐咸、耐水等等。還有硬度、彈性、顏色等,都是因應使用環境和客戶要求提出的。 對印刷膠輥而言,則有墨輥及水輥兩類之分。
a)墨輥用于傳遞,故膠料必須親墨。又因膠層與長期接觸,故又要具備一定的抗腐蝕能力。同時,膠印機速度很高,墨輥的轉速也很高,故而引起膠層發熱嚴重,從而加速膠料老化,因此,要使膠輥好用、耐用,對膠料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b)水輥則用于傳遞水份,故必須親水,同時又要耐水腐蝕。而其硬度通常比墨輥要低,一般在HS20~30°之間,這種硬度更易上水均勻,也更易調節。 膠印機的墨輥、水輥傳統上采用丁睛橡膠,但在膠料的配方上則有各自的側重。當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只要滿足使用要求即可。
5、膠輥尺寸
印機對每一支膠輥的尺寸是有嚴格要求的,重要的莫過于直徑,膠輥直徑的大小,直接影響膠輥間的接觸壓力,進而影響的均布效果和傳墨量的多小。 為使和水能均勻散布于印版,膠輥表面必需平直,即膠輥軸向任一點的直徑都應該一樣,諸如中間大兩頭小,所謂:“大肚”,或中間小兩頭大,所謂“細腰”、“錐度”、“波浪”等等情形都是不允許的。除非某些特殊設計,如細長輥需要“中高”,用于補償軸芯的變形。
二、印刷故障與膠輥 由于彩色平版印刷技術相對較復雜,印刷故障的原因也不易判斷,印刷膠輥就經常有被“冤枉”的可能。事實上,大部分的印刷故障與膠輥無關。就水墨輥本身問題而言,以下幾種情況可能發生故障。
1、墨輥太硬 墨輥太硬(一般>HS50°),則容易產生“條杠”,特別在打實底時更為明顯。
2、水輥太硬 輥太硬,可能造成調水困難或供水量不穩定。間歇式供水時,可能產生膠輥跳動,使印品出現“條杠”。
3、墨輥帶水
墨輥帶水,通常不是墨輥本身的問題,而是水、墨平衡調節不當造成的。
4、水輥粘墨
水輥粘墨,也可能是水墨不平衡造成,或是水輥膠料本身親水性不足,或是水輥表面“臟”而引起。如果新輥上機時沒有問題,則應不是膠料原因。
5、膠輥非預期破損
在正常工作狀態,膠輥都有一個臨界破損壽命,若在此之前破損,則為“非預期”的。可能的原因是膠輥軸承失效“卡死”,膠輥承受超量磨擦而破損,或是其它機械上的原因,如串墨硬輥破裂起皮,帶水鍍鉻鐵輥表面有“毛刺”,“起皮”等,都會使膠輥承受“非正常”磨擦造成膠輥的非預期破損。 還有一種情況一定會導致非預期破損,那就是所謂的“干磨”,也就是墨輥無墨,水輥無水的情況下開機運行,因膠輥沒有了和水的潤滑和降溫作用,此時,膠輥將迅速被磨破。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一是有些開機師傅不懂,一是因為疏忽大意,如多色機只用一部分色時,不用的那幾座卻同時空轉,不做任何保護,如上空轉保護膏等。
三、UV及UV膠輥 UV膠輥使用說明 目前有兩種類型的UV膠輥,既UV專用及UV/普通兩用膠輥,經大批客戶使用,效果良好。但也有部分用戶由于初試UV印刷,不熟悉UV的特點,對印刷膠輥及橡皮布的選配和保養不甚了解,結果產生不少問題,甚至無法正常生產。有鑒于此,我們在此特作說明,期以為客戶排憂,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