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作倒茬:花生葉斑病的寄主比較單一,只侵染花生,與其它作物輪作,使病菌得不到適宜的寄主,可減少為害,有效的控制病害的發生。輪作周期2年以上。
二、減少病源:花生收獲后,要及時清除田間病葉,使用有病株漚制的糞肥時,要使其充分腐熟后再用,以減少病源。
三、選用耐病品種:雖然目前生產上還沒有高抗葉斑病的品種,但品種間的耐病性差異較大,一般葉片厚,葉色深的品種較抗病,在河南重病區宜選用豫花1號、海花1號、豫花4 號和豫花7號等耐病性較強的品種。
四、加強管理,增強植株抗病性:合理密植,科學施肥,采取有效措施,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
五、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當田間病葉率達到10%~15%時,應開始次噴藥,藥劑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4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燴劑600倍~800倍液;或抗枯寧700 倍液;或波美0.3度~0.5度的石硫合劑等。以后每隔10天~15天噴藥1次,連噴2次~3次,每次每畝噴藥液50千克~75千克。由于花生葉面光滑,噴藥時可適當加入粘著劑,防治效果更佳。抗枯寧對褐斑病效果較佳,代森錳鋅對網斑病也有較好防治效果,多菌靈在葉斑病與銹病混發區,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