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件運輸公司盤點2015年物流業
回首2015,被總理多次點贊的快遞業風生水起,多項政策惠及的物流業改革步入正軌,物流業的經濟地位達到的高度。除了央企物流巨頭們忙著結新緣,新創物流APP企業忙著天量融資,傳統物流快遞企業快馬加鞭上市、重組,當然,也有些同行已經跑路了……個中滋味,物流人不盡相同。如果必須用一個年度漢字來囊括這一年的物流圈的是與非,很難!但也許這些漢字為形象。
從初的跨境物流開始,隨著跨境電商成就一片新藍海,與之相匹配的物流也開啟了全新的跨境新模式,例如海外倉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海外周轉分撥中心也開啟了新的旅程;轉到國內,保稅備貨模式備受推崇,海關的跨境平臺也提速通關效率,上海、天津等自貿區的獲批,更是加速了跨境貿易的發展。因此,“跨”字更是當之無愧成為年度熱詞的代表。顯然,跨境模式也打開了大件運輸的發展,讓大件運輸更加面向,面向未來。隨之而來的“互聯網+”,織就了一張看不見的“網”,因此“網”字也當選了物流業的年度漢字。在這張“網”中,不僅僅是單純的將這一概念植入行業,而是在這一概念的基礎上,讓傳統行業重新煥發生命力。物流融資、并購這一年來并不鮮見,越來越多的業態融合到物流行業中,打通了物流企業融資渠道。其中,銀行與物流企業的合作為典型。新銳物流企業或是創新模式,每個階段的大規模融資,也市場。
有業內專家說,今年是DT元年,大數據的使用在推動著物流行業的發展。例如,借助大數據,可以清晰地發現某一地域消費的特點,從而有效布局物流服務分支機構;借助大數據,可以有效緩解爆倉壓力;借助大數據,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消耗,實現資源有效利用。對于大件運輸來說,安全問題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稍有紕漏,帶來的也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作為現在非常熱門的快遞行業,快遞企業上市話題曾經一度媒體圈,然而冷思考之后,這條路究竟如何去走?上市后會帶來什么?快遞企業有必要集體上市嗎?在這些問題沒有得到明晰的答案時,企業還需做好內功。讓人值得驚喜的是讓智能化送貨成為現實。但從目前來看,這也僅僅是嘗試,要想大規模應用于行業,無疑路還很長。這些所謂的智能化也是今年行業提及多的詞,智能化穿戴設備的使用,智能化機器人的應用,高效智能倉儲設備應用,都讓物流行業搭上了科技化的列車,開啟了智能化的時代。
隨著電商平臺業務向農村延伸,快遞行業也逐步向農村延伸,如何挖掘農村市場潛力及如何服務農村市場,也成為電商下鄉的關鍵。2015年年底,《智能快件箱投遞服務管理規定(暫行)》政策的實施,而上半年豐巢科技的問世,了國內快遞柜業務新一輪的角逐,快遞柜也開始以快的速度,讓“后一公里”配送愈加輕松。創新,創業,今年雙創精神深入人心,物流自然也不落后,在雙創方面突出的是車貨匹配平臺頻繁出現,例如運滿滿、云鳥配送等。同時,一大批第三方、第四方平臺的出現,也開啟了物流業的雙創之路。網倉的出現也給業內帶來全新的關注點,這種模式的便利與高效率也讓圍繞電商平臺的物流企業實現了高效運轉。
中國制造2025也是年度熱,服務于貨主企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也開始通過改善供應鏈格局,為中國制造服務。中歐班列的開通,打通了陸路運輸,眾多企業參與其中。連通歐洲的眾多班列,讓精密儀器運輸、食品、日用品源源不斷來往于中歐之間。
2015年頻繁見諸報端的物流公司“跑路”現象層出不窮,雖然有眾多創新精神的平臺或企業出現,但是,這類“無法根治的病”,終究還是敲醒了警鐘。2015年雙11來臨之際,某城市政府下令限制快遞三輪車使用,無疑給正值配送高峰期的當下帶來了不協調的聲音。快遞三輪車在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限制之后,出臺了行業標準,快遞企業也在積極尋找替代產品。然而,無緣無故被限仍凸顯了背后有效管理機制的缺失。隨著三大零擔物流巨頭德邦、天地華宇、佳吉開放加盟,讓“加”字也成為2015年度熱詞,至于加盟后的業務模式發展趨勢如何,還需要觀察。從蘇寧正式接入菜鳥網絡后,阿蘇戰略合作開始全面啟動,一個是電商領域的巨頭、一個是傳統家電零售業的巨頭,兩兩合作,未來會帶來什么,將會在2016年初現趨勢。
-
1
廣州到拉薩物流專線||廣州到拉薩貨運部||西藏物流公司
0.00
-
2
廣州到揚州物流專線||廣州到揚州物流公司||江蘇省公路運輸
0.00
-
3
廣州到宿遷物流專線||廣州到宿遷物流公司||江蘇省公路運輸
0.00
-
4
廣州到海南物流專線
0.00
-
5
廣州到浙江物流專線
0.00
-
6
廣州到江西物流專線
0.00
-
7
廣州到山東物流專線
0.00
-
8
廣州到四川物流專線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