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電尼龍對環境的影響貫穿于其生產、使用和產品的終回收處理。從產生到消亡,任何物品都將給環境造成一些負擔。產品的這種“卡態平衡”或者“生命周期分析” (LCA)包括任整個制造、使用、銷售、回收全部原材料、能消耗、所有進人環境中的排放物和其他的影響因素(例如噪音和對環境的污染)。當選擇不同導電尼龍材料和加工工藝時除了應考慮該產品的傳統參數如設計、成本,使用價值之外,生態平衡將是一個同等重要的準則。生態平衡的計算是一個非常新的領域,在這個領域系統界面還在發展,數據收集和處理還不完善。對一些數據的解釋是一個正在發展的技術。因生產企對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敏感和不愿意公布,妨礙了制造加工數據的收集。
如下圖所示的兩條路線生產的兩種不同的導電尼龍制成1kg注塑部件的生態平衡,一條路線不加任何的添加劑,另一條混有35%玻璃纖維。這個數據是工業加工過程中真實測量的結果。目前還沒有排入到水中的現成數據,我們能預期末來由己二胺氧化而產生的一氧化氮的排放能顯著減少,對于精確的生態平衡,每種情況必須分別計算,但可以假定上述數據對于任何相似的導電尼龍制件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大多數制件在整個有效壽命期間基本保待不變,因此沒有東西棑放到外境中。導電尼龍在汽車上的使用可減粍質量。減小空氣阻力,降低燃料的消耗,可減少資源浪費。同時燃燒時排放的CO2、NO2和SO2也較低。
大多數導電尼龍無毒,因為它們不溶子體內流體中,生物學上是惰性的。大多數能夠與食物接觸。但聚酰胺的單體、低聚物和添加劑可能有毒。例如已內酰胺會引起痙孿,盡管它的水解產物ε-不會導致這種生理現象。
導電尼龍加工廢料能再循環利用,但是在較長一段時間里很少發現使用后的廢料再利用。近年來導電尼龍廢料再生單體或直接回用技術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并已部分進入了實用化階段。在1989年日本大約74%的市政廢物被焚燒掉。在西歐市政廢物27%被焚燒掉,剩余部分大多數采用埋填方式處理。廢汽車的非金屬廢料大多數被埋填,少量被焚燒。將來逐漸減少的空地、較高的代價和對埋填越來越嚴格的規定會減少所有形式聚合物廢料的填埋。導電尼龍在土壤中降解緩慢、因為它是高耐菌、耐霉( 盡管降解木質真菌在實驗室降解顯示在3天內它的相對分子質量認85000降到5500),高達50℃的淡水和鹽水至少15中內對導電尼龍無影響。因為它們是非瀝濾的。它們對地下水無污染的威脅。在陽光下,它緩慢降解放出有機酸、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見,不會產生任何明顯的有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