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三星新旗艦GALAXY S4發布后,三星手機機身材質問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上,許多消費者對于此次S4的塑料材質表示失望,而對于今年即將發布的NOTE 3將采用何材質,則眾說紛紜。
有消息稱,三星為與蘋果、HTC這兩大競爭對手抗衡,將放棄繼續使用塑料外殼,將改用金屬或玻璃等更有質感的材質。放棄耐用的聚碳酸酯,而采用金屬或玻璃等高成本材質,果真如此,這是明智的選擇還是面對質疑的妥協?
手機機身不同材質的優缺點
手機已成為當今時代人們生活不能或缺的移動通信工具。如今,手機用戶不斷增多,更新換代快,手機款式、功能等也在不斷升級。很多用戶往往只顧追求產品的外觀和性能,卻忽略了手機機身材質和工藝,其實機身材質決定了手機的耐用度、散熱能力和質感。
手機的機身外殼是保護機體的“盾牌”,同時也從很大程度上影響其重量、美觀度等重要因素。目前在手機上常見的材質一般分為金屬和非金屬兩大類,具體來說有鎂鋁合金、鈦合金、工程塑料、碳纖維等,許多手機廠商并不單一地使用其中一種材料,而是結合幾種材料互相搭配制成。
近日,關于手機機身的材質問題備受人們關注,手機機身常用材質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 金屬材質。一般來說,手機使用全金屬材質打造的機型比較少,大多數手機只是在手機部分結構中使用金屬材質。金屬材質在抗壓及手感上都有不錯表現,隨著用戶對手機需求的不斷提升,許多消費者更追求時尚、個性,金屬材質也是很多用戶比較喜歡的外殼材料。
不過,金屬材質通常需要在表面噴漆處理以防止腐蝕和氧化,且處理后更美觀,但是金屬材質機身易磨損、調色、劃傷,導致手機美觀程度會下降。另外金屬成本較高,因此通常只把金屬材質應用在邊框部位。
二. 玻璃材質。蘋果旗下的產品受到許多用戶喜愛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材質體系出來的出色質感。蘋果4代正反兩面都采用了特制的玻璃外殼,據蘋果公司介紹,蘋果4待的玻璃表面“強度超過塑料20倍,而且硬度超過塑料30倍,是超耐久的,與玻璃直升機以及高速列車所用的玻璃一樣”。而且,這以材質具有耐磨、光滑、透亮的有點,美觀且符合用戶追求的手感。
但由于硬度過高,玻璃材質也顯得脆弱,容易摔壞。且這種特殊玻璃材質的成本也相對較高。
三、工程塑料。工程塑料是手機上最常見的一種材質,價格低廉,可塑性強,容易著色,能夠設計出豐富多彩的外觀,因此深受手機廠商的歡迎。工程塑料可以分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種工程塑料,通用工程塑料指的是已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應用范圍較廣的五種塑料,包括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聚酯及聚苯醚。
目前手機產品中,絕大部分都是以工程塑料為主,比如諾基亞N9使用的聚碳酸酯。這類工程塑料具有優良耐熱耐候性、尺寸穩定性和耐沖擊性能,又具有 優良的加工流動性。同時具備極好的沖擊強度,電性能、耐磨性、抗化學藥品性、染色性以及成型加工和機械加工較好。
但其劣勢也比較明顯,由于導熱性能差,所以散熱稍顯不足。另外塑料的環保行不佳,對環境可造成污染,因此如今部分廠商已正在常識研究一些新型環保塑料材料。
一些手機表面還使用了鏡面鋼琴烤漆、 耐磨防滑的磨砂漆、塑膠噴涂等工藝,使人們對些款式不一的手機具有不同的美觀、質感感受,增加了選擇性。
四、纖維材質。如玻璃纖維、碳纖維、硼纖維等。摩托羅拉DroidRAZR機身背板上就使用凱芙拉纖維。
工程塑料發展空間大
綜上所述,其實常見手機機身不外乎塑料、金屬和玻璃等材質,最早的手機機身材質是塑料材質, 而且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手機機身還是塑料為主的。由于幾種材質的各有千秋,對消費者的定位也不同,高端手機使用高端材料,成本與價格都相對較高。這就決定了不同品牌手機該使用何種材質。
而消費者對手機材質更高檔的訴求體現了他們的消費心理。花了上千元甚至幾千元買回來的手機,卻是用廉價的塑料制成的,心里就產生了不平衡感。但同時,蘋果手機始終是屬于高端消費。于是,許多三星用戶期待三星手機能夠有所改變,將材質提升一個檔次的同時,保證優質性能與系統,且價格要適合。但這對于許多廠商來說是比較難把握的。
有消息稱三星將摒棄塑料材質轉而向金屬材質發展,不管消息真假,但摒棄塑料材質終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從另一角度看,用戶對材質的爭論和取向,是否會推動手機機身材質的改革,我們拭目以待。
目前已越來越來的生物塑料被研發并生產,這些新型材料最大的特點是環保節能。但許多新型綠色塑料尚未得到普及,在技術研發方面仍需要加大力度。
對于手機行業大量使用塑料并造成浪費現象,應得到大眾的關注。把人們淘汰的手機回收利用起來,并不斷改進。使用新型塑料制作手機機身,符合環保節能觀念,并且讓機身成為手機真正的保護膜并滿足用戶所需性能的塑料,向著這個方向發展,工程塑料在手機行業的應用還有很遠很長的路要走。
因此,三星目前在機身材質上的徘徊,實際上不是放不放棄塑料的問題,而是能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而有所改進。在性能、技術等各方面的改進,相信仍有很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