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21號令在淘汰類目錄中刪除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被禁14年之久的發泡餐具從5月1日起合法回歸市場。“突然解禁”一時引發專家、律師、環保組織的諸多爭議。
近日,向國家發改委遞交“發泡餐具解禁”信息公開申請的律師嚴義明在微博上表示,國家發改委回復稱發泡餐具材料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正常生產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符合相關國家標準,不會造成大范圍白色污染。
3月26日,律師嚴義明遞交信息公開申請,要求國家發改委公開“發泡餐具解禁”4類事宜。在發改委提出延長答復期限的3個多月后,嚴義明昨日在其微博和博客上稱,已在7月5日收到正式回復,但他認為仍然含混不清。
發改委稱,2008年起一些協會和專家就多次呼吁把發泡餐具從淘汰目錄中刪除。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調整過程中,與有關部門多次召開座談會討論,參會各部門均表示該條目從淘汰類中刪除已具備條件。征求意見時,工信部、衛計委、環保部等相關部門均未提出異議。
而嚴義明表示,發改委的答復只是概括表明當前客觀社會環境有所變化,白色污染出現的概率降低,但并沒有推翻當初禁止發泡餐具的理由。若發泡餐具降解技術難題沒有解決,回收體系也不健全就將發泡餐具解禁,等于“沒修路先買車”,今后仍以埋填方式處理,必會造成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