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球塑料消耗量正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2030年塑料的年消耗量將達到7億多噸。廢棄塑料不僅影響城市美觀,帶來“視覺污染”,進入自然環境后,更是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長期深層次的影響。同時,廢舊塑料仍然蘊含著巨大的再生資源,因此,廢舊塑料的循環再生又是解決生態環境污染的重要舉措。
作為可再生資源的廢塑料已成為我國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石油資源利用率和減輕環境污染貢獻了力量。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消息,我國廢塑料產生量約3413萬噸,再生利用量達到2487.8多萬噸,占我國塑料消費量的30%左右,相當于節約原油4000多萬噸,成為節能減排的重要生力軍。
我國塑料再生行業市場漸顯繁華,中小企業如涌泉出現、投資活躍,從事再生塑料回收利用及加工的企業和人員數量龐大且穩定增長,已形成一批較大規模的再生塑料回收交易市場和加工集散地,塑料再生企業數量有上萬家,回收網點遍布全國各地。有報告顯示,廢塑料再生利用產業已成長為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資源型環保產業。
在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我國的廢塑料回收利用產業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我國廢塑料回收行業體質不完善,廠家層次不一,國家也沒有明確的相關政策,這也就導致很多工廠之注重利益,不在乎員工的健康;其次我國的廢塑料回收以物理回收為主,回收方式單一,這就阻礙了我國該行業的進程,回收效率也不高;管理方面,目前廢塑料行業由環境保護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和質檢總局等共同管理。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這也會是該該行業成為三不管地帶,無法形成有力的監管機制。
經濟發展處在階段更替、結構轉換、模式重建、風險釋放的關鍵期,政府針對廢塑料回收加工這樣的綠色產業,應該積極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出臺更加切實可行的政策,加以扶持。通過“引進來”,提供金融支持,幫助企業突破資金瓶頸,推進技術創新;“走出去”,拓展廢塑料貨源和銷售渠道,培育合作新模式等多條途徑,與企業共謀發展,幫助企業由低質量、高能耗向高質量、低能耗、多品種、精細分類、高技術應用的方向發展,將企業的技術升級“蛻變”進行到底。
正如中華全國供銷總社再生資源管理辦公室主任管愛國的提議,要促進我國廢塑料回收再利用產業的健康發展,就必須進一步完善相關法規政策和稅收制度,大力推進技術創新,提高回收效率和無害化處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