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食安辦等14部門聯合下發文件,要求餐飲企業不得使用含塑化劑的塑料制品存放油脂及油脂類食品。昨天,本市舉辦“食用植物油安全研討會”,市市場監管委在全市餐飲企業和食品加工業推廣智能型食品級不銹鋼容器替代塑料桶存儲食用油,保障用油的食品安全。
據市食品安全協會會長李志勇以及天津食品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陳樹生介紹,食用油是大宗食品原料,解決塑化劑污染食用油問題,關系到食品加工業和餐飲企業食品安全,涉及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日前,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14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提升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的意見》要求:“貯存、包裝食品的容器應當清潔無害,不得使用含塑化劑的塑料制品存放油脂及油脂類食品、酒類飲品。鼓勵使用食品級不銹鋼材質的容器、工具和設備。”食用油的質量安全,涉及抗氧化劑的超標、黃曲霉素的指標、重金屬污染、農藥殘留等各方面,在包裝方面由于大宗用油使用的塑料桶(罐),其塑料材料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在油脂儲存過程有進入油脂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食用級不銹鋼具有對食用油脂無污染、遮光密封好、抗油品氧化等食品安全和衛生優點,應替代塑料桶(罐)。
據了解,目前的不銹鋼儲油設備還能實現像加油站那樣,可通過手機電腦等了解油量油溫情況并及時加油。中商綠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油脂專家汪鍵介紹,用智能不銹鋼油桶儲存油,不僅去除安全隱患,還降低了油脂的使用成本。傳統塑料包裝運輸成本高且損耗較大,如以一噸包裝豆油出廠價6600元為例,灌裝及包裝占其約10%,對供需雙方都增加了成本。由于塑桶(罐)包裝油品掛壁無法倒凈,以20升包裝為例,一噸就會浪費掉5.5公斤油,而不銹鋼則是零損耗。某食品廠年用食用油約1400噸,使用智能不銹鋼罐后,一年降低采購費用39.2萬元,節約人工成本18萬元、減少掛壁損失4.62 萬元,共節約增效61.82萬元,實現了節約增效和綠色環保雙豐收。智能型不銹鋼儲油罐還在油品產業鏈追溯、云端數據現代化管理等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