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漲轉跌,觸底反彈,反彈終止,行情回落……今年以來,天然橡膠價格如同坐上了“過山車”,波動頻繁,牽動著無數市場從業者的心。臨近年底,天然橡膠市場能否出現新拐點?產業市場未來信心又將在哪里?
對此,來自國內外的多名業內人士在11月18日舉行的第五屆國際天然橡膠產業(博鰲)論壇上各抒己見。以“相約海南、聚膠發展、逐夢綠色新絲路”為主題的本屆論壇,期待通過理性的對話與分析研判,為天然橡膠全產業鏈的互動交流和新合作機制添加“催化劑”,加快促進供應端、貿易端以及終端三端之間的利潤均衡和協同并進,推動天然橡膠產業良性發展。
現狀天然橡膠價格如“過山車”
“天然橡膠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價格問題,近年來,我們看到天然橡膠價格經歷了一輪輪過山車式的波動。”在論壇上,合盛農業集團公司執行副董事長李大軍用“過山車”來形容膠價的變化。
通過一組數據可見一斑:今年2月15日,天然橡膠期貨價格每噸最高達到22310元,到6月8日跌到12215元,不到4個月的時間,跌幅1萬多元,現在標準膠市場價格在11000元至12000元左右,相比年初跌幅超過40%。
連續幾個月的下跌行情,令市場從業者備受煎熬。據參加論壇的貿易企業代表介紹,年初以來的一輪天然橡膠價格下跌讓業內多數人都有些始料不及。對于種植戶而言,天然橡膠價格下降帶來的壓力更是現實的,有些膠農甚至出現“棄割”“棄管”的現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天然橡膠價格在年初走高,又在隨后幾個月一路下跌?
“原因是多方面的,天然橡膠價格變化幅度主要受宏觀環境影響,特別是受其金融屬性的影響,一些投資者逐漸撤出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加之國內外各種因素共同促進,使得天然橡膠這一大宗商品的價格產生波動。”業內人士介紹,當前天然橡膠價格總體持續震蕩趨勢,即使偶爾有一定幅度上揚,但也無明顯利好出現。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聯席所長任澤平介紹,當前,世界天然橡膠行業處于供給與需求的緊平衡狀態,但受世界經濟現狀及趨勢的影響,以及天然橡膠金融屬性、政策等多重原因,觸發天然橡膠價格走低表現。
分析挑戰和機遇前所未有
天然橡膠價格“不見起色”,在給產業鏈企業帶來壓力的同時,也給業內人士帶來更多思考。
“我們希望橡膠價格回歸到合理水平,也希望大家能共同尋找如何縮減供應,減少同業之間的無序競爭、資本投機行為的影響,以及推廣‘農業+保險’模式等問題的答案。”結合市場實際,上海詩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世強提出自己的想法。
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主任楊易認為,當前,天然橡膠國際合作挑戰前所未有,機遇也同樣前所未有。“根據我們研究預測,隨著中國經濟大環境向好,天然橡膠需求將得到長期穩定發展,到2020年,中國天然橡膠需求量將達550萬噸,供需缺口高達450萬噸。”楊易說,這將為世界天然橡膠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市場需求。
國際橡膠研究組織秘書長Salvatore Pinizzotto也分析了全球天然橡膠供需狀況與前景,他指出,2016年由于天氣等因素全球天然橡膠供應缺口超過20萬噸,隨著成熟膠園的增加,將促使開割率的提高和產量的回升。
“機遇還源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能合作的發展期待。”有業內人士補充說,天然橡膠主產國普遍急切尋求國際投資與貿易機會,希望通過加強天然橡膠產業國際合作,引進先進適用技術實現產業升級,促進市場融合,穩定和提振本國經濟、恢復信心。
對此,印尼橡膠協會常務理事Suharto Honggokusumo有更多期待:“印尼是天然橡膠主要的生產國,中國是天然橡膠的主要進口國,我們一起‘手拉手’合作毫無疑問是多方面的,這次論壇也給我們提供了相互接觸和深入合作的機會。”
應對產業鏈上各方相互協作
面對波動的天然橡膠市場價格及其影響,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各利益相關方也在積極應對,尋求“突圍”。
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政府機構、產業協會及生產貿易商發布了共同宣言,表示在勞動力成本高企、市場價格低迷的背景下,天然橡膠產業挑戰和機遇同在,各方將在信息共享、貿易合作、技術交流、抑制投機、穩定價格、可持續發展等諸多方面相互協作,共渡難關。
在加工產品端,李大軍認為,天然橡膠加工企業要通過產品的定制化來引導產品標準的升級,為客戶創造價值,推動天然橡膠行業理性化、可持續性發展。
在規避天然橡膠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方面,新加坡橡膠貿易公司R1公司首席貿易長Casey Oh Kian Chew表示,目前天然橡膠價格的走勢,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資本的影響,如何適應新的形勢和新的資本模式,來保證天然橡膠的生產收益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建立風險對沖機制、合理保險制度等都是應對方式。”
上述這些建議,海南已經在嘗試。據了解,今年以來,海南橡膠拿出一定比例的產品作為保險加期貨的創新產品,使企業在不同的市場風險和價格風險的條件下,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而不久前,天然橡膠“保險+期貨”首筆賠付在瓊中兌現。
“海膠集團具有全國橡膠產業最大的一個保單,我們這個保費是1.34億元。”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寶尤說,推動資本政策和產業組合,是要建立起一套抵抗市場價格波動、自然災害等風險的補貼機制和保險保障機制。
同時,李寶尤認為,海膠集團在橡膠的種植管理和橡膠原料的加工管理上具有優勢,下一步要在國際市場上做大做強,就必須打造種植、加工和銷售的一條龍完整產業鏈,走向“產業+商業”發展模式,制造出高端產品和高附加值受市場青睞的日用商品。
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思濤有著更明確的認識,他認為,海南橡膠要向上下游擴張以實現一體化效益的延長產業鏈,向加工和貿易端發力,提升附加值,從而在形成新的市場競爭力的同時,增強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