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美国三级在线观看-www美国一级片com-欧美精品久久久黄色一级片-一级毛片免费视频在线-AAAAX级免费电影-欧美日韩黄色一级-美女一级大黄片毛片-免费黄色1级高清视频-黄片黄片毛片一级片

期貨

當前位置  >  期貨  >  期現結合業務  >  期現解決方案  >  PTA期貨服務貿易企業篇

PTA期貨服務貿易企業篇

來源: 鄭州商品交易所 上傳時間:2015-05-22 瀏覽次數:517次 轉播

環球塑化網 www.PVC123.com 訊:

  貿易企業一貫走在市場的前沿,在期貨市場上,貿易企業一貫是最先參與期貨的。他們對市場很敏感,經營也很靈活,能夠在期貨和現貨市場間自由選擇。

  一、PTA 貿易企業基本情況

  (一)貿易企業總體情況

  PTA 的貿易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貿易商是以 PTA 貿易為主,常年都有業務;另 外一類是化工貿易商(尤其是芳烴類的化工貿易商),看到 PTA 貿易有機會,這些貿易商臨時也會做幾單 PTA 貿易,但業務不穩定。

  總體而言,貿易機會開始減少,貿易開始比以前難做。貿易規模變化的趨勢與行業發展特點有關:一是隨著近年來國內 PTA 產能的不斷擴充,進口的比重在2006年以后逐步降低。伴隨著進口量的減少,外盤現貨貿易量也逐步減少。二是行業的合同貨比率不斷提高。 PTA的銷售以工廠合同銷售為主。在2005年底,PTA 生產開始普遍提高合同貨物銷售比率,減少現貨銷售規模。特別是在2009年,下游消費企業也主動提高了合同貨的執行比率,相應地減少了現貨采購量。

  以中國輕紡城錢清原料市場為例,當地的 PTA 貿易商有十幾家。據反映,大貿易商的 經營量變化不大,小貿易商的經營規模減少了。

  日本和新加坡的石腦油交易市場發展經驗十分值得借鑒,上述兩地原來都有龐大的現貨市場,但是隨著市場需求的轉移,現貨貿易快速減少,為此,貿易商積極參與遠期“紙貨”交易,并且吸引了很多投資基金的加入,兩地逐步形成貿易和金融兩個市場一起發展的好局面,也為貿易商贏得了新的發展空間。

  (二)PTA 貿易企業經營特點及風險分析

  貿易企業在行業中扮演的是增加市場流動性、承擔價格風險、賺取貿易價差的角色。

  PTA的貿易模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貿易商與供應商簽訂長期合約,按月結算,然后在國內市場進行銷售。這種貿易模式的好處在于采購貨源有保證,弊端在于事前與供應商簽 訂了固定的采購量,貿易商的靈活性不足,在行情不好的情況下也要拿貨,且采購價格有供應商確定,貿易商基本沒有定價權。貿易商面臨的風險主要集中在銷售的時點和節奏。如果 后半月價格上漲,而前半月銷售偏多,可能導致售價低于供應商的合同貨結算價;反之,如果市場價格下跌,導致后半月銷售偏多,也會出現虧損的風險。

  第二種是貿易商以現貨方式采購,然后在國內市場銷售。這種貿易模式的優點主要是靈活,不受供應商的約束,貿易商能夠在市場價格偏低的情況下擇機采購,以獲得價格上漲的收益。最大的風險是市場判斷出現錯誤,可能會面臨市場價格下跌的風險。

  第三種貿易模式是中間商模式。貿易商只是供應商和下游客戶的中間商,根據銷售的數量抽取一定的傭金。這類貿易企業的利潤比較薄,業務風險有限。最大的風險是已經備貨而下游客戶毀約,此時,貿易商會承擔市場跌價的風險。

  對于貿易商來講,本身就是低買高賣或者高賣低買來實現贏利的;期貨市場一方面可以實現相應現貨頭寸的保值,另一方面期貨交易的資金占用少(一般合約的保證金在10%左右),市場化程度高,為中小貿易商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在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里,大宗商品產業鏈上的經營者都是期貨市場的參與者。這是利用期貨最原始的功能來規避價格波動風險。

  二、利用經營優勢進行跨期套利,拓展企業的生存空間

  期現套利和期貨不同月份間的跨期套利是單獨的現貨市場所沒有的。有了期貨,給貿易商提供了更多獲利機會,對貿易商做大、做強有幫助,以下以浙江某貿易公司為例進行分析。

  參與交易之前,公司的目的非常明確,即利用企業的資金實力和對 PTA 現貨以及期貨市場充分了解的優勢,參與 PTA 套利交易。盡管交易的目的是“逐利”,但該企業選擇的交易策略卻沒有留下風險敞口。按照教科書上的說法,屬于“無風險套利”交易。

  在2008年1月至7月期間,該公司積極地參與了 PTA 的套利交易,先后買入或者賣出了 TA801、TA802、TA803、TA804、TA805、TA806、TA807 共7個合約,交割總量達 1860手,其中買入交割 930 手,賣出交割 930 手。其套利盈利約45.8150萬元(不包括手續費和交割等項費用)。

  由于選擇了跨期套利交易,因此在長達 7 個月的時間內,該公司大部分時間都有持倉。整個交易大體上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操作,以買入 TA801 合約 60 手,同時賣出 TA803 合約 60 手為標志。建倉過程分 3 天完成。第一天建倉 15 手,第二天建倉 26 手,第三天建倉 19 手。建倉完成后,公司希望縮短持有現貨的時間,因此于 1 月 31 日和 2 月 21 日進行換手,即買平 60 手 TA803 合約,同時拋空 60 手 TA802 合約,然后持有到交割,包括買入交割,隨后賣出交割。其中 60 手 TA801 合約于 2008 年 1 月 15 日完成買入交割。公司的持倉轉為持有現貨,直到 2 月21 日完成賣出交割為止。至此,公司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正向套利,且基本采用實物交割的方式。在第一階段套利交易中,公司的收益僅為 3.519 萬元,與投入的資金相比利潤不大。但公司嚴格遵守了“數量相同,方向相反”的建倉原則。由于當時市場上存在套利的機會,因此建倉價差確保了公司套利交易的成功。

  第二階段的建倉數量,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擴大了 10 倍,共買入 TA803 合約 600 手,同時賣出 TA804 合約 60 手和 TA805 合約 540 手。建倉從 1 月 21 日開始,并分別于 2008年 3 月 13 日完成買入交割 196 手,3 月 14 日完成買入交割 404 手,并持有現貨直到 TA804/805合約到期,分別于 4 月 15 日-5 月 15 日完成賣出交割為止。第二階段套利交易的收益為 81.98 萬元。鑒于第二階段套利交易的數量較大,且建倉持續的時間相對較長較為分散,但套利的最終結果較為理想。

  第三階段買入 TA806 合約 270 手,賣出 TA807 合約 270 手,同樣全部持有到交割。TA806 合約于 2008 年 6 月 16 日完成買入交割,2008 年 7 月 11 完成 2 手交割,和 7 月 14 日完成268 手交割。在第三階段的交易中,由于企業沒有很好地堅持套利的基本原則,或者說沒有堅持“同進同出”的原則,或者根本沒有出現套利的機會。這就導致企業在交易中沒有套住 “利潤”,反而套住了“虧損”,盡管虧損不大。

  在 2008 年的交易中,該貿易企業的計劃僅僅是參與 PTA 市場的跨期套利交易。

  在第一階段的交易中,其基本堅持了“數量相同,方向相反,持有交割”的原則。在建倉的過程中,由于市場上存在著套利的機會,因此第一階段的交易較為順利,交割平倉后獲得了一些利潤。由于第一階段的交易較為成功,這就為第二階段擴大交易規模奠定了基礎。

  第二階段的交易,除了規模擴大了之外,建倉的時間跨度也較長。最初,企業基本按“同進”的原則建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后續的建倉并沒有完全遵守“同進”的套利建倉規則。換句話說,部分倉位的建立,帶有某些投機的色彩。即在下達買/賣指令之間存有一定的時間差,實際上留下了風險敞口。幸運的是,企業還能夠在價差消失之前,完成對沖,確保了第二階段的交易能夠盈利。

  第三階段的交易,基本上屬于一次失敗的套利交易,因為套利交割竟然出現了虧損。這就意味著建倉的時候,市場并沒有出現套利機會,或者交易的動機帶有某些投機的色彩。鑒于第二階段的交易企業僥幸盈利,導致交易人員的風險意識有所放松。否則交易員不應該在建倉的過程中不堅持“同進”的原則。可以想象,在取得了良好收益的情況之下,交易人員較為容易放松警惕。這或許就是第三階段交易失敗的主要原因。

  整體上看,其企業的交易團隊較為成熟,因為選用的交易策略就是跨期套利。這與大多數企業主要使用的不留風險敞口的交易策略相同。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能夠在首次出擊時獲勝。有了成功的經驗之后,在隨后的交易中更加自如,擴大交易規模也就有了保障。正是由于團隊較為成熟,才能在第三階段出師不利的情況之下及時收手。雖然回吐了第二階段的部分盈利,但做到了及時控制損失的規模。整體上看,還是一次成功的交易案例。

  作為貿易型企業,如何憑借自身的資本資源,參與期貨交易并獲得穩定的收益?該企業 的操作模式提供了一個范本。對于期貨市場而言,不僅需要套期保值者、單純投機者,也需要套利交易者。利用近遠期合約不合理的價差水平進行跨期套利,特別是在正向市場下往往存在無風險套利機會。只要企業注意盤面變化,研究具有針對性的交易策略,則必然具有機會,在熨平價格波動、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的同時,取得穩定的收益。這樣的交易模式明顯具有復制性,對其他企業是一個很好的借鑒。

  盡管公司的交易基本上屬于一次成功的交易,但在交易的過程中依然存在某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例如,套利交易能否堅持“同進”的原則問題。如果不能堅持“同進”的建倉原則,那么交易的性質就變為了‘投機’,而非‘套利’。如果寄希望于單邊建倉之后,價格變化而出現價差,那么企業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因為價格完全有可能朝著相反的方向運行。盡管其初衷并非獲得風險利潤,但交易策略運用不當,完全可能產生嚴重后果。

  此外,由于其當時的想法僅僅是進行套利,因而應該考慮是否存在著對沖平倉的機會。 如果在多單到期之前,對沖平倉有足夠的利潤,企業不必堅持進行交割。因為交割和持有現貨都有費用發生。

  三、通過期貨管理庫存

  貿易企業與生產企業一樣都有庫存風險。只要買貨前沒有找好下家,沒有確定好價格,存在風險是必然的,而 PTA 期貨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合理規避庫存風險的工具和場所。

  (一)賣期保值

  某公司對 PTA 的庫存管理是按照數量來設置的,最高庫存 5000 噸,最低庫存 1000 噸。公司在 PTA 供過于求或者存貨周期上升時降低庫存,在 PTA 供不應求或者存貨周期下降時提高庫存。在 2008 年 8 月份,該公司 PTA 庫存 4900 噸,平均成本 7300 元/噸。

  在 2008 年,PTA 期貨與現貨行情跌宕起伏。2008 年上半年 PTA 是牛市行情,而在 2008年下半年,隨著需求下降與原油價格下跌,PTA 出現下跌的勢頭。到 10 月中旬后,PTA 價格則經歷了一波快速下跌的行情,PTA811 跌破 5000 元/噸,創過去四年價格新低。該公司發現,PTA809 價格 9106 元/噸,比存貨成本 7300 元/噸高出 1806 元/噸,而且需求明顯萎縮,現貨銷售不暢,觀望情緒較為強烈。但期貨市場交投活躍,通過期貨市場降低庫存是一個較好的選擇。根據公司庫存管理之需,維持最低庫存 1000 噸,在期貨市場賣空 3900 噸,并準備用于交割。

  通過在 PTA809 拋售,公司獲得毛利=1806 元/噸×3900 噸=704.34 萬元。

  在拋售中,會發生以下成本與費用:

  1. 保證金占用成本

保證金占用資金成本

              2.交易、交割、倉儲、檢驗費
 套保的各項費用


         3.成本費用合計

  成本費用合計:107.1467 萬元。

  通過在 PTA809 上拋售,該公司可獲得凈利=毛利-成本、費用=704.34-107.1467=597.1933 萬元。

  4.套利利潤

  公司獲得凈資金流入:3444.1933 萬元。

  (二)買期保值

  如前文所述,因 PTA 價格跌破 2007 年的低點,該公司決定又將存貨補足到 5000 噸, 則需要在期貨市場買入 PTA811 4000 噸,價格為 6033 元/噸。

  該公司所需資金量=6033 元/噸×4000 噸=2413.2 萬元。

  該交易發生的成本、費用如下:

  1. 保證金占用成本

保證金占用資金及成本

        2.交易、交割、運輸費

套保的各項費用1


         3.成本費用

  合計=28798+929271=958609 元。

  (4)公司獲得總現金

  現金流出=2413.02+85.8609=2509.0069 萬元。

  (三)案例總結

  公司通過這兩次期貨交易、交割來進行庫存管理發揮了這樣的作用:

  ◆ 增加庫存 100 噸;

  ◆ 置換出凈現金流入 935.1864 萬元;

  ◆ 庫存成本由 7300 元/噸減少到 6286 元/噸。

  在上述分析中,還有兩項收益沒有考慮。一是 3900 噸 PTA 交割獲得現金的兩個月資金收益,二是對增值稅的精算。真正發生的增值稅應該是銷項稅減去進項稅。對此,介紹如下:

  該公司拿到銷售貨款的現金流 3444.1933萬元,歸還銀行貸款,節省兩個月利息成本34.441933 萬元。

  該公司銷售 3900 噸貨物發生的銷項稅額 516.0097 萬元,購買 4000 噸 PTA 發生的進項稅額 350.6380 萬元,實際應繳增值稅 165.3717 萬元。在上面例子中增值稅是按 174.1377 萬元,多計 87660 元。

  這兩部分收益合計 43.2079 萬元。

  四、通過期現套利,獲取穩定收益

  期現套利適用于有現貨基礎的企業投資者。當同一商品的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出現巨大的差價時,投資者可以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同時進行反向操作,獲取無風險的利潤。

  在 PTA 市場變化中,一些企業經營者沒看準行情,尤其在價格下行時沒有進行期貨套期保值,損失十分慘重。有些企業經營者,隨著實踐和認識上的提高,發現了期貨的優點,把握住了市場機會,不僅規避了價格風險,還實現了盈利增長。貿易企業廈門國貿化纖有限公 司就是這樣一家參與期貨市場的企業。

  在 PTA 市場 2008 年下半年以來的跌勢中,最尷尬的就數 PTA 貿易企業了。作為貿易商,既沒有生產貨源,也沒有十分固定的銷貨渠道,按照傳統做法只能基于自身對行情的判斷,買入現貨,待日后價格升高后賣出,而在價格下跌行情中它們通常無所作為。PTA 貿易商 過去基本上就是每年賭一個行情。2008 年自從價格大幅下跌之后,整個PTA 現貨面的成交 出現了急劇萎縮,除了上下游工廠之間的成交外,流通領域已幾乎沒有交易。在這種情況下, 貿易企業廈門國貿化纖有限公司所有 PTA 現貨流通業務已全部停止,但他們仍然通過抓住 期、現貨偶爾出現的價差賺取利潤,幫助企業度過 PTA 業務的空檔期。在特殊時期,PTA期貨市場的活躍在相當程度上彌補了現貨市場的低靡,維持了現貨流通。

  2008 年現貨市場因為行情大跌,作為上游的 PTA 工廠希望盡快銷貨,不想留庫存;而對于下游聚酯工廠來說,也不希望去冒風險囤積原料。所以作為中間貿易商,活動的空間就非常小。期貨價格反應敏銳能迅速捕捉現貨行情變化,是吸引貿易商參與的重要原因。以前貿易商做傳統貿易的時候,現貨價格的反映基本上沒這么快。除非遇到重大事件,現貨價格的反應都有一個過程。但是期貨價格在盤面每天都可以觀察到市場變化。或者是資金推動或 者是消息面推動,期貨價格可以表現出各種各樣可以讓傳統貿易商始料未及的變化,幫助貿易商掌握現貨市場的動態。這改變了過去價格大漲時想買沒人賣,價格大跌時想賣又沒人買 的不利局面,而 PTA 貿易商通過期貨市場能輕易實現快速建倉,擴大其經營空間,很快實現其經營戰略和目的。

轉載請注明:鄭州商品交易所

本文鏈接:http://www.murangbaihuo.com/news/qhfwmyb0522.html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PVC123無關。環球塑化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如因作品版權問題需要處理,請與我們聯絡。電話:0769-38998777 郵箱:pvc@pvc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