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乳業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下,在大家都在圍繞奶源與市場和產業的各種爭論中,人們卻忽視了包裝加工機械技術這個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的發展。目前,我國的乳品包裝加工機械行業的發展存在以下一些矛盾:初級產品的低水平與終端產品的高安全性要求的矛盾。
由于資金有限,他們要想改變現在“技術條件有限”的乳制品發展的“瓶頸”,就需要選擇性價比優良、運營成本合理的乳品加工包裝機械,由于國外產品價格昂貴,他們就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價格相對便宜的國產乳品加工包裝機械上。目前國產乳品包裝加工機械雖然在共性技術和常規裝備方面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品體系,但在關鍵設備和關鍵技術上仍不盡如人意。
牛奶是一種高時效性食品,在加工包裝過程中必須保證終端產品各項微生物指標達到食品安全性的要求,我國的生鮮牛奶的微生物指標較之發達國家的指標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這就要求在牛乳加工過程中,所使用的加工包裝裝備的技術性能在保障終端產品的安全性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即從加工包裝流程的每道工序上,從裝備優良的技術狀態上都要加以保證,將可能由工藝裝備技術造成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然而各乳品企業為了做出自身產品的差異性優勢而爭奪市場,對原料奶進行人為的增稠、調香處理,改變了原料原有的加工工藝性,從而更加重了相關加工包裝裝備的技術責任。
近些年,隨著我國乳業的迅猛發展,各乳制品廠家的競爭也愈演愈烈,這也隨之帶動了與其相關的加工及包裝機械行業的發展。產業結構同質化嚴重的國內乳業競爭的焦點都集中在奶源爭奪、市場搶占和技術升級幾個方面,除少數幾家乳業巨頭外,大多數乳企都在尋找著將自身有限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經濟效益的有效方式,尋找生存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