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4月石油產量增長,并接近近代歷史上最高水平。伊朗和伊拉克產量增長,遠遠超過了科威特石油工人罷工與其他生產中斷造成的影響。
OPEC4月石油產量增長并處于高水平
不過調查顯示,全球頭號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的產量沒有明顯變化,盡管在OPEC與非OPEC國家未能達成凍產協議后,該國暗示可能提高產量。
盡管庫存較高等因素不斷提醒人們,油市仍供應過剩,但油價自1月觸及12年低點后,已經反彈超過75%至每桶48美元,受助于凍產提議,而且跡象顯示油價下跌開始遏制高成本石油供應。
油價在4月份上漲了20%,是一年來最大月漲幅,因美元下跌、美國原油產量下降。“油市供應嚴重過剩,”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Eugen Weinberg表示。“這波油價漲勢并沒有很強的基礎支持。”
調查顯示,4月OPEC每日供應量增至3264萬桶,高于3月的3247萬桶。該調查基于船運數據和石油公司、OPEC與顧問公司消息人士提供的信息。
這一水平幾乎與1月的3265萬桶持平,當時印尼重新加入OPEC推升該組織總體產量,而且其他12個成員國的產量也達到路透于1997年開始這項調查記錄以來的最高。
伊朗4月產量增幅最大。該國希望在西方解除制裁后,能收復失去的市場份額,因此拒絕在產量回到制裁前水平之前限產。
路透調查顯示,伊朗4月每日產出為340萬桶,接近2011年底時的350萬桶,當時西方制裁尚未加強。然而消息人士稱,部分原油可能來自庫存,從而暫時推高了4月產量。
伊拉克產量也有提高。該國南部4月出口量可能創下紀錄新高,取決于4月末裝貨的船貨被計入4月還是5月數據。該國2015年的產量增長為OPEC成員國中最快。
4月供應量增幅排名第三的OPEC國家是阿聯酋,由于該國國內油田結束維護工作。在產量下滑的國家中,降幅最大的當屬科威特。該國石油工人持續三天的罷工一度導致產量下降過半,并導致煉廠運營受限。
尼日利亞產量也下降,因為費卡多斯原油無法出口,而且Brass河的船運短暫中斷。該國政府稱,修復通往費卡多斯原油終端的管線的工作要等到6月才能完成。
裝運問題、電力短缺和其他問題導致委內瑞拉日供應量下降估計4萬桶左右。石油服務公司斯倫貝謝收縮在該國的業務活動,也為委內瑞拉的產量前景構成威脅。
消息人士稱,沙特阿拉伯4月產量持穩與前月,盡管國內電廠用油量攀升。該國4月產量估計為每日1015萬桶,3月為1018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