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超過150個國家的代表齊聚紐約聯合國總部參加《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簽署儀式。協定一旦實施,將有助于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氣候問題,并有望推動相關環保產業的調整與環保技術的創新。
《巴黎協定》簽署或為碳排放行業迎來春天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在談及《巴黎協定》的國內落實任務時曾透露,我國將加快推進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建立健全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力爭2017年全面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楊希雨指出,《巴黎協定》對各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有著不同程度的指標性、引領性的意義。中國作為一個能源消費大國,這份協定尤為重要。它有嚴格的規定也有積極的鼓勵,這意味著將來會出現新的商機,也意味著有些火熱的產業將被取代。中國在公約中作的貢獻與承諾,也是國內企業剛性的指標和制約,既有產業陣痛,也有市場商機。最重要的是,在產業轉型中將會出現大量技術創新和進步,還有新的商業模式、交易模式等。
同樣,海外企業的行動也十分迅速。根據落基山研究所的數據,2011-2016年間,購買清潔能源的大型企業數量飆升,尤其是首次購買清潔能源的公司數量。其中超過20家企業巨頭去年簽訂了大型清潔能源交易,例如谷歌、亞馬遜、Facebook、蘋果等。
招商證券(600999)指出,《巴黎協定》形成新的氣候共識,隨著碳市場的建立,將在更大層面以市場化方式建立對清潔能源的補貼體系。清潔能源的使用和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價值將提高,相關概念股前景看好。
《巴黎協定》的簽署,將對各國的產業調整帶來影響,碳排放行業或將迎來春天,環保節能板塊也有望受到資本更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