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產油國沙特阿拉伯6月5日宣布,受需求強勁推動,該國將上調7月份出口亞洲的多數品級原油價格。
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宣布,該公司7月份出口亞洲的阿拉伯輕質原油售價每桶上調35美分。同時,阿美石油將上調出口美國的多數品級原油價格,其中阿拉伯輕質原油售價每桶上調20美分。
與之相對的是,這家公司在發送給客戶的電子郵件中表示,將7月份銷往歐洲西北部國家的輕質原油價格下調35美分/桶,將當月銷往地中海的原油價格下調10美分/桶。并稱下調對歐洲原油出口價是為了應對伊朗的競爭。
分析師張津表示,對亞洲提升價格而對歐洲下調價格可能導致沙特在亞洲的份額逐步減少。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中國4月進口原油325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7.6%。中國1~4月進口原油1.2367億噸,同比增長12%,已成為世界第一原油進口國。分地區看,中國4月份從俄羅斯進口原油達到創紀錄的481萬噸,同比增長52.4%;中國從沙特進口412萬噸石油,同比下降 22%;中國4月從安哥拉進口原油398萬噸,同比增長39%。美國解除長達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后,5月7日首次出口原油至中國。
韓國石油公司6月5日說,今年前4個月,韓國從伊朗進口的原油較去年同期增長113.5%,達到3000萬桶。而韓國2011年從伊朗進口原油 8720萬桶,2012年受針對伊朗的制裁影響,降至5610萬桶,2014年進一步降低至4490萬桶。據韓國石油公司稱,伊朗出口原油比沙特鄰國卡塔爾產每桶便宜大約5美元,存在價格上的優勢。
張津表示,我國計劃允許民營企業參與建設和運營國家戰略石油儲備設施,但同時也會強制要求企業維持一定的庫存水平,這將潛在地提高未來石油進口量。市場消息稱,中國打算在2016年新增7000萬~9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中國民營企業的加入將極大增強原油進口的自主選擇性,而以高價合約為主的沙特原油的市場份額或逐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