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美国三级在线观看-www美国一级片com-欧美精品久久久黄色一级片-一级毛片免费视频在线-AAAAX级免费电影-欧美日韩黄色一级-美女一级大黄片毛片-免费黄色1级高清视频-黄片黄片毛片一级片

中國能源基地面臨經濟轉型任務

發布時間:2014-10-28 來源: 環球塑化網 專題: 熱門焦點 打印

環球塑化網 www.PVC123.com 訊:

  作為江蘇省唯一一座資源型城市,徐州曾是中國能源基地之一,形建成了以煤炭、鋼鐵、水泥和化工為主導的重工業體系。然而,和所有資源型城市一樣,徐州面臨資源枯竭、經濟轉型的艱巨任務。而鑒于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轉型成功與否不僅關乎當地的興衰,還會影響整個蘇北乃至鄰省很多城市。徐州轉型成效如何?因采煤形成的塌陷地如何處理?如何在經濟結構調整與保持原有煤炭產業優勢之間找到平衡?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采訪,以期對全國 60余個資源型城市的轉型提供借鑒。

  徐州曾是中國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依靠煤及其他礦產資源,徐州建成了以煤炭、鋼鐵、水泥和化工為主導的重工業體系。數據顯示,2008年,徐州重工業在全市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高達72.3%。

  近年來,為了應對煤炭資源枯竭,同時為修復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徐州通過由重變輕、由舊轉新的調整,實現了“華麗轉身”。

  打造全國“新能源之都”

  提及新產業,徐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李華章主任多次提及的是新能源產業。他指出,受益于中央關于推動新能源發展的政策,徐州在太陽能、風能等“低碳經濟”產業領域的前端優勢正在凸顯。

  李華章介紹,徐州一直以來是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城市,煤炭開采已有127年歷史。這幾年,徐州在大力發展傳統能源的同時,正積極開拓發展以多晶硅光伏、風力發電和節能環保為標志的新能源產業。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形成了從多晶硅到鑄錠、切片再到太陽能組件和電站集成的完整產業鏈,集聚一大批骨干企業,培育了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基地,擁有全球單體最大的鑄錠、切片工廠。

  雖然前幾年新能源產業受國際大環境影響,情況不是很樂觀。但徐州卻提出利用3到5年時間,打造全國“新能源之都”。對于前兩年國際市場多晶硅價格下降,各地紛紛上馬多晶硅項目造成產能急劇放大的狀況,徐州提早進行了新能源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在核心技術升級、產業競爭力培育和政府鼓勵應用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

  為穩步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徐州采取了諸多措施。比如,2010年著手實施的太陽能 “屋頂計劃”;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徐州選擇部分條件較好的自然村推進“太陽能村”建設,而在這些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實行“政府首購”制度。

中國能源基地面臨經濟轉型任務
中國能源基地面臨經濟轉型任務

  煤炭資源枯竭

  自1883年韓橋煤礦開采出第一車煤炭算起,徐州采煤已超過100年。作為江蘇唯一的煤炭基地,半個世紀以來,徐州80%以上的煤炭供應蘇南和華東地區,僅徐礦集團調往蘇南的原煤就達4.14億噸。

  依賴煤炭,國家先后在徐州布置建設了煤炭、機械、化工、建材、紡織、冶金等近千家國有企業,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和裝備制造業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

  與此同時,徐州也背上了轉型升級的沉重包袱。資料顯示,到2008年,徐州工業基本集中在傳統產業,重工業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72.3%。如今,徐州出現了煤炭資源日趨枯竭的尷尬,已探明煤炭儲量僅夠開采50年。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徐州亟待尋求新的出路。

  異地發展煤化項目

  “徐州的資源枯竭首先就是徐礦枯竭了,徐礦搞不好,徐州的問題就解決不好”,江蘇省副省長、原徐州市委書記徐鳴曾對媒體表示。

  “在轉型中徐礦集團的壓力是最大的”,原徐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皇新海對記者表示,“在已關閉5座大型煤礦和162對礦井的基礎上,今后幾年將再關閉14對大型礦井”,礦井關閉,徐礦必須將主業轉移,同時為保證退出來的職工再就業,煤炭業還要異地發展。

  為了在轉型中保持原來的煤炭資源產業優勢,徐礦走上了“做長做寬煤-電-建材”產業鏈,打造煤電能源一體化和煤炭裝備研發制造基地的發展之路。

  “外省的項目,采煤只是基礎,重點在煤化項目和電力”,皇新海表示,外省項目中大部分煤炭要交由地方處理,留存煤炭則為拉長產業鏈、提升煤產品附加值,如寶雞煤化工項目一期的產能就是150萬噸甲醇工程。

  據了解,目前徐礦集團已經構建了新、甘、黔三個省外基地,并運營管理孟加拉國最大的煤礦,獲得100多億噸的煤炭資源,等于再造了3個徐礦。

  煤礦塌陷區變濕地公園

  徐州轉型的另一大壓力在于煤礦職工居住地的改善。

  原九里區(2010年化歸鼓樓區)是徐州最主要的煤礦聚集區之一,也是最年輕、基礎相對落后的一個區。該區擁有大型煤礦8座,其中工礦用地和采煤塌陷區占全區面積的40%,煤炭職工和家屬占全區人口的60%以上。

  從2008年下半年起,九里區嘗試將采煤塌陷區失地的部分農民及“農轉非”村民逐步納入到城市居民低保范圍,建立動態補償機制。這在規劃總面積30 多平方公里的九里湖生態濕地公園中得到體現,這一項目將打造“徐州之肺”,為九里區“第一工程”。因建設時打通了九里山和鐵路地下通道,已經融入城市中心。

  記者注意到,九里湖生態濕地公園分東南湖、西湖、東北湖三個景觀區,分別定位為園林、娛樂休閑經濟、生態性公園,其中主體湖面面積為3.5平方公里,打造“生態旅游、房產開發、商務休閑”三大現代服務業板塊。“將原來塌陷區形成的水塘進行疏導、清挖、整治,形成完整水面”,原九里區宣傳部一位負責人表示,“工程以當地拆遷農民為主要勞動力,很多失地農民都承包了魚塘。”

  上述原九里區宣傳部人士介紹,中國能源基地建設一期工程目前累計游客量已超過5萬,通過養魚、溫室大棚和食用菌等高效、觀光農業項目解決就業人口近2萬人。

轉載請注明:轉載自環球塑化資訊 http://www.murangbaihuo.com/news/
本文鏈接:http://www.murangbaihuo.com/news/zhongguonyj.html
免責聲明:本文"中國能源基地面臨經濟轉型任務"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PVC123無關。環球塑化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如因作品版權問題需要處理,請與我們聯絡。電話:0769-38998777 郵箱:pvc@pvc123.com 新聞投稿 新聞投稿